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小学班集体建设的行动实践——青浦区小学班主任主题研修活动(豫英小学场)

发布日期:2025-03-13 07:50:25   来源:实小教育集团   

2025年311日下午,青浦区教师教育学院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联合上海青浦豫英小学,成功举办“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小学班集体建设的行动实践”班主任主题研修活动。全区骨干班主任研修工作坊成员及各小学骨干班主任代表共聚青浦豫英小学,展开深度交流与学习。

活动于下午13:00正式开始,共分为“主题班会展示”“班集体管理经验展示”“家校沟通经验交流”“专家点评”四个环节。



1.主题班会展示

豫英小学朱梦婷老师以“送你一颗鼓励星”为题,精心设计了一堂主题班会课,通过多维互动和情感浸润,引导学生理解鼓励的力量,展现了鼓励式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教学过程中,朱老师巧用班级活动视频、故事案例,以及贴近校园生活的漫画情境,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鼓励的内涵,感知鼓励的力量,引导学生学习鼓励的多元方式,深化“以鼓励传递关爱”的认知。

课堂最后,朱老师引导学生动手为自己书写“鼓励星”,启发学生自我赋能,自信成长。朱老师强调,鼓励不止于语言的输出,更是一种情感的双向联结;不只是口头上一句简单的“加油”,更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我与你在一起”。当鼓励成为习惯,班集体也将充满温暖与凝聚力。




2.班集体管理经验展示

豫英小学张翠亚老师以“一路‘童’行,自主成长”为题,带领学生以剧本演绎的方式,生动呈现了她在不同学段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创新策略与案例。

一年级时,张老师依托奖章搭建平台,借助比赛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二年级时,她巧设小岗位,捕捉契机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三年级时,她巧用班队会,鼓励创新开展同伴教育;四年级时,她善用队干部,引导学生团队合作,提升班级凝聚力;五年级时,她适当放手,辅以指点,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

张老师以“自主成长”为育人主线,凭借“扶放有度”的教育智慧,通过“奖章激励—岗位历练—同伴共育—团队协作—自主管理”的阶梯式育人模式,协助学生唤醒内驱力,引导班级管理从“他律”走向“自治”。




3.家校沟通经验交流

豫英小学诸艳莲老师以“换个思路,每个班主任都可以是家校沟通的高手”为题,结合家校沟通实例,总结自身经验与收获,解析高效沟通的实用技巧。

诸老师提出,家校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需当“解码器”,看到家长的内在需求;需当“观察者”,找出家长的教养盲点;需当“智囊袋”,树立家长的养育信心;需当“知音人”,理解家庭内部的创伤。

4.专家点评

活动临近尾声,上海市奉贤区解放路小学副校长、德育名师关远馨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肯定了老师们的实践成果,同时给予了一些优化建议。

关老师表示,本次交流分享主要围绕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展开,阐述了“师爱、规律、策略、视野”四要素:

·师爱——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质是爱的传递。师爱是德育工作的基石,班主任需将其浸润于日常教育的细节之中。

·规律——班主任需遵循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与心理发展阶段,科学设计教育内容与方法,实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策略——班主任需持续提升专业学习力,构建兼具适应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班级管理策略,并形成系统化的班会指导方案。

·视野——班主任需立足学生长远发展,通过拓展认知边界、培养综合素质,构建三阶梯式德育框架,打造特色班本课程体系。

活动最后,于淼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小学是创新人才成长的自我探索期,班主任需根植从“看管”到“抱持”的小学班集体建设育人理念,利用技术赋能,探索从“循规蹈矩”到“鼓励创新”的小学班集体建设路径,构建从“他律”到“自律”的数字化班集体管理平台,塑造从“权威导向”到“自由表达”的全纳式班级生态,研制从“统一标准”到“尊重差异”的班集体建设评估方式,为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

本次活动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为青浦区班主任队伍提供了可借鉴的班集体建设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班主任专业成长,推动了区域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撰稿:陈思婕

                                           审稿:朱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