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能力,增强班级管理中的应急处理水平,青浦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于2025年3月3日成功举办了“班主任偶发事件的处理”培训会。本次培训特邀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实验学校范莉老师主讲,旨在帮助班主任掌握科学、有效的偶发事件处理策略,提升班级管理的专业素养,集团各校区班主任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活动由豫英小学德育处主任朱欢主持。
范老师从偶发事件的定义特征、应激源分析、处理原则及艺术禁忌四方面展开培训,通过案例解析强调偶发事件的教育转化价值。她提出“班会复盘+《班级应急手册》+情景剧演练”三位一体转化策略,倡导“热加工”(即时干预)与“冷处理”(延时引导)结合的灵活处置模式,并总结了忌师道尊严、忌主观武断、忌偏听偏信等处理偶发事件“十忌”要点。培训最后,通过“黑板擦事件”现场推演,示范“倾听-共情-引导-协商”四步处理法,强调家校协同与班级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
本次培训系统提升了班主任应急处置能力,通过科学策略传授与案例实操,强化了“智慧化解矛盾、爱心守护成长”的育人理念。集团将持续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通过多元培训平台助力班级管理水平提升,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教师收获】
我有幸聆听了范老师的精彩讲座,深感获益匪浅。她提出的“三三制”调查法(询问3名目击者、收集3种证据),让我对突发事件处理有了全新认识,特别是多维取证的工作方法,让我意识到只有保持冷静理性,通过细致调查还原真相,才能做出公正决策。这些专业理念不仅深化了我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更让我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找到了提升方向。
姚煊
范老师的共情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班级管理方式。她提出的双轨共情策略让我深受启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尝试先放下教育者姿态,用“以退为进”的柔性沟通代替直接批评,这种转变明显改善了师生关系。与家长沟通时,我学会用“真问题反馈+客观证据呈现”建立信任,比如通过展示课堂表现记录等材料,帮助家长全面了解情况。这种双向共情不仅让家校合作更顺畅,更有效促进了协同育人。
薛潇雯
范莉老师的讲座中共情沟通共建信任这个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当班主任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如果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抓住每一个细节,还要分析家长的心理和诉求,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对象会让我们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更有效率。
杨晓芸
参加范莉老师的讲座后,我深刻认识到处理偶发事件的关键在于冷静与倾听。她通过学生冲突案例强调,教师首先要稳定情绪,避免冲动介入或盲目批评。这让我反思过去处理学生争执时,虽能及时制止却常因急于求成而忽略双方诉求。今后我将践行“先冷静、后倾听”的原则,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机会,通过共情沟通找到矛盾根源,真正实现问题的彻底解决,这既是对范老师教育智慧的实践,也是对自身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
贾雨欣
撰稿:德育处
审核:蒋丰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