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名师在课堂|青浦区第七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成果交流综合类专场展示活动在御澜湾学校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4-12-03 08:06:51   来源:实小教育集团   


2024年1126日下午,青浦区第七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成果交流暨“名师在课堂”综合类专场展示活动在御澜湾学校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双新’背景下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材语言文字研究部副部长、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教研员姚军,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姚瑜洁,正高级教师、金山区金山小学陈金良,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王莉莉,御澜湾学校校长顾文荣、副校长刘萍,青浦、吴江、嘉善中小学大队辅导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初高中劳动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名优骨干教师共计150余人莅临现场参加活动。同时,区内外、长三角示范区、云南、新疆、青海等地600余人在线观摩活动。

活动由上海市特级教师、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学生德育发展中心马国勋老师主持。

校长致辞

活动伊始,御澜湾学校顾文荣校长对莅临活动的领导、专家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我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将名优骨干教师的高位发展、青年教师的提升发展以及职初教师的见习规培相结合等多种举措,积极锤炼教师的专业底蕴。同时,学校把在区级及以上层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要契机,在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为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贡献力量。最后,顾校长感谢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搭建的交流展示平台,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课堂展示


区跨学科教学骨干、御澜湾学校邹婵老师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邹老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小田园”校内实践基地,利用“户外课堂”进行《一起校园露营吧》之“围炉煮茶设计”课堂教学展示。



她引导学生在实地调查小田园农产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围炉煮茶的食材,鼓励学生搭配设计既好看又好吃的围炉套餐,并综合考虑学生需求、学校实际情况以及丰收节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合理搭配围炉煮茶套餐。


区德育教学能手、香花桥小学章艺骄老师展示了少先队活动课《探秘“印”迹 走近非遗》。学生在动手体验刻印、参演儿童议事厅等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争做非遗小传人的热情,立志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主题交流

御澜湾学校邹婵老师围绕《“小田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深入阐述了我校在“双新”背景下的实践探索。她以《小田园》典型项目为切入点,系统总结项目设计与实施的行动思路、实践历程、以及研究成果和宝贵经验,构建出在落实“双新”要求下推动课堂教学转型与升级的、独具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策略体系。

香花桥小学章艺骄老师围绕《盘活地域资源 打造实景课堂》介绍了学校整合周边地域资源,通过构建分年段的实践活动课程框架,打造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的实景课堂,推进校内外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的初步实践。

青浦高级中学盛心怡老师以《桐木桥梁的未来:核心素养驱动的跨学科设计》为主题,分享了《桐木结构桥梁设计》项目的实施经验。

专家点评

正高级教师、金山区金山小学陈金良老师从任务真实性、内容融合性、目标一致性、活动方式多样性及技术应用灵活性等五各维度,肯定了我校“小田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源于学生真实生活,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资源整合方面,陈老师建议学校应全面规划,将场馆资源与校本资源有效衔接,精准平衡场馆资源供给与学生学习需求,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益。

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姚瑜洁老师称赞少先队活动课“上接下联、前延后展、左联右动”。她对学校顶层架构实景课程表示肯定,认为其实现了分层螺旋递进。她强调,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深刻体验和感受,彰显了教育的长周期性,同时发挥了“教联体”的功能,实现了与社区和家长的联动。针对延展活动的设计,姚老师提出了要注重可实施、有意义、能参与三个要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

微讲座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材语言文字研究部副部长、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教研员姚军老师强调了实践育人在新时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提到,无论是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课程,还是通用技术课程,实践都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他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践育人阵地的讲话鼓励教师们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他强调,学生应通过实践来深化知识理解,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责任感和核心竞争力。他表示,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做”而非“看”,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时代的建设者。

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和成果交流,展示了名优教师们聚焦“双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经验,体现了名优教师在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带动区域广大教师持续改进教学行为中的责任与担当,有效推动区域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

撰稿:邹婵

 审稿:陈小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