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上午,区第二届教学季自然学科课堂研讨活动暨2018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八届教学节自然学科研讨活动在实验小学城中校区举行。此次活动以“STEM视域下的自然学科探究活动设计”为主题,活动由区小学自然教研员张敏老师主持,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盛桂兴老师做现场指导。
首先,全体教师观摩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御澜湾校区程奕轩老师和城中校区的何蔚然老师执教的两节自然课。程奕轩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第六单元中的《当一些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一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程老师以制作并吹响纸哨、感受纸哨发出声音时纸的变化,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振动”,学生在尝试让直尺、橡筋锯、三角铁等物品和乐器发出声音时,亲身体验物体发声时产生的振动。
何蔚然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第四单元中的《搭建“高塔”》一课。本节课采用STEM课程理念,以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探究加固长方体结构、观看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尝试搭建“高塔”等系列活动,学生体验工程实验的过程,对工程设计有一些感性和概念性的认识,感悟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两位教师以教学基本要求为导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互动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知能并进。
课后,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盛桂兴老师以《加强单元整体分析
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主题,按单元设计的流程为主线,详细解读了《小学自然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关于“教材教法分析”的相关内容。他指出:一要研读标准,明确所属主题,明确单元的学习要求以及明确学习要求的水平层次;二要分析教材,理清结构,包括理出单元所包含的要点、分析内在结构和明确地位作用;三要确定应然目标,即在教材内容分析基础上,考虑本单元内容载体对学生成长发展所具有的各种教育价值,其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维度,全面考虑;四要分析安排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方式分析、过程分析等。盛老师以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磁极与指向》为例,详细分解单元设计的具体流程,细致讲解各部分内容的设计内涵,为在座教师以后开展单元设计指出一条高效、精准的路径。
最后,区小学自然学科教研员张敏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她要求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让学生多尝试,多体验,在尝试体验中发现问题,要注重将APP、AR技术等新型科技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和感受的途径。
自然学科教师们通过此次活动,更清晰地意识到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可融合STEM课程理念,细化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实施策略,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动手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因此对于每一位一线教师而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自身的实证研究能力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