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断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提升班主任立德树人的能力水平,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12月24日下午,在敬业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了班主任工作坊第四次专题培训活动,全体班主任老师参与培训。
工作坊导师冯志兰老师以《班主任核心素养之班会设计》为题,为我们带来高屋建瓴的主题讲座。
首先,冯老师提出了第一问“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是什么?”此问题引起了诸多班主任老师的思考。冯老师运用教学实例及多校访谈说明了班主任与目前所推行的全员导师之间的区别,直接指出了班会对于班级建设的重要性。
接着,冯老师从主题班会的类型上进行了概念界定,两种类型:一是事务性班会,二是教育性班会。两种班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指向也有所区别。冯老师以丰富的案例和班会视频,介绍了班会的含义、类型、教育价值和系列班会设计的策略方法。
最后冯老师强调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基于学生成长需求进行设计,注意问题聚焦,形成主题班会教育主题;注意价值引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注意及时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道德成长。最终,才能实现“让主题班会直击学生的心灵”。
整个培训活动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既有立足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又有对主题班会内涵的诠释,还有如何开展主题班会的操作指南,这为提升主题班会的质量,为每个班主任建班育人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专业指导。
学员感受:
阮佳莉:今天,非常荣幸听了冯老师关于《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班会设计》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到了,班会课最理想的境界是挖掘学生真实的问题,关注到学生心理的真实需求,注重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解决学生知行的真实困难。都在一个“真”字,作为老师一定要用悦纳的心去对待孩子,平等的角度去和他们对话,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想法,探寻问题背后真实的原因,用真实的心去召开班会,从根本上解决真实问题。
毛艺蕾:通过本次活动,大家都受益匪浅。聆听冯老师现场的班会课,思考了如何在主题班会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让学生习得“黄金法则”,也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感悟其中的学习之道,在反思和创新的行动研究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实践智慧。她对班会中学生产生的资源的把握与利用,她对学生那种平易近人的沟通,她对班会主题的提炼,的确让人获益满满。能听到如此真实且接地的专业化辅导,着实有幸!
孙麟忆:今天,冯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如何上好主题教育课》的讲座,内容丰富有趣,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讲座让我了解了主题教育课的重要性,在日常开展主题教育课时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素养与品德的形成。冯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让我感受到管理班级通过班级会议来形成班级生活的统一机制,对学生而言更加能够理解与接受。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对班级现象提出建议,对于学生是一个培养与成长的过程。这次的讲座更让我明白了主题教育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渠道,是学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翁佳怡:听了冯老师的培训,我收获颇丰。此次培训让我明白,主题教育课绝非简单说教,而是心灵的沟通与引导。老师所讲的案例生动展现了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准定位问题,设计出有深度、有吸引力的课程。从巧妙的开场激发学生兴趣,到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再到深刻的总结引发情感共鸣,每一步都蕴含智慧。想要上好主题教育课,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也要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努力创造更优质、更有成效的主题教育课,助力学生成长。
曹家倩:通过今天的培训,我觉得班会课组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 强化会务准备:制定会议筹备清单,确保每次会议前准备充分。
2. 丰富活动内容: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班级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
3. 优化管理策略:细化规则,确保执行一致性;完善奖励机制,增强激励效果。
4. 加强纪律教育:通过班会、小组讨论等形式,强化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
5. 建立目标跟踪体系:定期评估目标进展,及时调整策略,确保目标达成。
6. 提升团队协作:加强团队内部沟通,明确分工,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张洁:听了冯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班会课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一堂好的班会课,可以让班主任的德育思想在凝练中闪光,让学生的人格、素质在积淀中升华,能够充分展现班主任对日常德育工作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撰稿:沈 程
审核:唐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