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冬日暖阳,12月9日,上海市德育骨干教师实训基地、青浦区馨德苑特级教师工作室、青浦区种子计划第50项目组成员、区新蕾工作室、洪琼工作室学员们以及实小集团明师工作室成员、德育城乡共同体实小片的骨干班主任以及闻讯而来的兄弟学校班主任团队等,一大早就陆陆续续来到了实验小学,参加为期一天的市德育骨干教师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与领导有: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张蔚芹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学研修中心主任朱连云老师、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主任李国强老师、市少先队名师实小德育顾问左丽华老师。
◎课堂展示——学科育德见真章
上午,实验小学城中校区徐健、顾叶青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统编教材《26.灰雀》(第二课时)和道德与法治《10.父母多爱我》(第二课时),为大家展示自己在学科育德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徐老师的课堂设计环节紧凑,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单元目标要求、课时重点进行教学。在实施突破教学重点的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从人物对话入手,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联系上下文、根据提示语等方法,分步揣摩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动态的心理变化,指导学生朗读好课文,理解课文,从而让同理心、换位思考、珍惜生命等多种德育内涵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而至。在教学过程中,徐老师的课堂没有育德的标签,但时时处处都在育德,无论是对学生一句话的评价,还是对学生课文理解的引导,她用耐心、爱心和智慧循循善诱,以情感人,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顾老师的课,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学习准备。他从学习单的反馈入手,总结出了班内六种普遍存在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学生思考: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否包含着父母的爱?顾老师善用孩子正确的思想导向深度学习,以心理学视角产生同理心,以学生的角度引导他们进行思辨,父母有多爱我。课中运用了朗读信件、沙画视频、写一句表达心声的心愿卡等多种活动形式,让波动一次次触及学生的心灵并产生共鸣,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理解体谅父母。
课后,现场参与活动的学员和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两节课的感受和评价。馨德苑学员江静、杜燕等几位老师都对徐健、顾叶青两位老师的课表示赞赏,肯定了两位老师对于学科育德的理解和实践,尤其是课堂上润物无声的德育细节让人赞叹。
◎班主任论坛——建班育人论方法
论坛开始之前,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王仁华老师代表向在座领导、专家和老师致了欢迎词。他向领导和专家给予实验小学的一贯的支持和机会表示感谢,希望在大家的支持和实小团队的努力下,师生共同成长,德育工作和学校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在特级校长、市德育骨干教师实训基地主持人、馨德苑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张蔚芹老师的引领下,实验小学学生工作部池凤仙老师带领集团内骨干班主任团队向大家呈现了一场主题为《班集体建设那些事儿——在班集体建设中研修成长》的圆桌沙龙。几位班主任从不同的角度向与会老师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做法:王芳老师的《家长微讲堂》呈现了她“智者搭桥”用智慧搭建家校合力育人的教育艺术;胡玉燕老师用“抱团读书,亲子好书漂流卡”的一组活动呈现她在“传统活动怎么常做常新”的思考和探索;青湖校区年轻的新班主任吴一辰老师的《班级球队文化建设》很好地展示了他认为的“老师的特质就可以成为班集体的特色”;御澜湾校区钱蓓骅老师的《运动,让孩子们养成意志力》则诠释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所在也是班集体建设的资源;徐健老师的《独具匠心夸学生》呈现了她在建班育人中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实践;朱丽叶老师的《“3+365天”:永不落幕的劳动节》则是巧妙地抓住了教育热点来呈现自己的建班育人理念……每一位班主任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凸显自己建班育人的亮点和做法,引发了在场所有老师的思考。
导师张蔚芹老师为每一位发言者一一作了精彩点评,她认为实验小学的教师团队有着优秀的师德,他们充满了对工作的热情,充满了人格魅力。作为一所百年老校,这里有着良好的育人氛围和阵地,是实小几代人的努力成果,并在时代的变迁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值得大家学习。同时她也建议实小在开展建班育人工作的同时加强反思,经验和总结,并以今天的这支团队作为引领,在全校把班主任队伍带起来,在区域内出经验出成果。
活动最后,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德研室主任李国强老师作了专家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在座的德育教导、骨干班主任能把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推广,推动整个青浦的德育工作。同时,他也向全体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三点希望。他希望:一、在学习领悟中,增强育德意识;二、在实践探索中,提升育德能力;三、在融合创新中,打造育人品牌。
◎专题讲座——专家引领窥深度
下午,上海市特级教师、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学研修中心主任朱连云老师为全体教师作了《导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的主题讲座。
朱老师一开始向老师们提出了三个问题:1、什么是“德”?2、什么是“德育”?3、“德育”与“深度学习”什么关系?接着,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剖析案例背后深层次的教学思想及教学原理,使大家对“导向深度学习”的教育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让在座的德育工作者用科研的视角去分析德育,重新审视德育工作,告诉我们如何改变德育,在导向深度学习的研究中正确的思路与方法。深度学习是触及知识内核的学习,深度学习是注重学以致用的学习,深度学习是注重自我建构的学习,深度学习是探究性理解的学习,深度学习是立足有效评价的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思考、探究、思辨的学习状态就是深度学习。朱老师的发言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共鸣。
教育与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德育就在教育之中,深度学习在大德育中如何融入、体现是我们德育人共同需要思考和努力的目标。
附:王芳(新蕾工作室主持人,50项目组成员 城中校区)
听了顾叶青老师执教的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父母多爱我》一课,我觉得亮点多多。顾老师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充分聆听孩子们交流的基础上,智慧地教给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百善孝为先”,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能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理解、感恩父母。
陆晓丹(新蕾工作室成员 御澜湾学校)
徐健老师的“挣章活动”值得我们借鉴,她善于抓住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进行纵向评价,并使用“表扬信”的方式激励学生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正面关注,老师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这对于开展德育事半功倍。
诸晨(御澜湾学校)
家校共育,只有家长和老师带着一个目标去帮助孩子,才能成功。在论坛环节中,聆听了几位老师的经验交流,让我感受到孩子的点滴进步,都不能只依靠老师一个人,只有家校合力,共同向着同一目标前进,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吴双(明师工作室学员 实验小学)
身为老师,我们要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让我再一次坚定自己的岗位,忆起自己的初心。
池凤仙(区种子计划第50项目组主持人 明师工作室主持人 实验小学)
听了朱连云老师的讲座,感觉眼前一亮。他幽默地说,“我也是能讲德育的”……其实大道相通,何况德育根本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深深地扎根在教育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处细节中,都有德育的脉络。他说深度学习就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德育亦然。是的,德育就应该是自然的,道德习惯的养成讲究习惯成自然,我们要研究和探索的就是德育怎样合乎自然,怎样再让儿童在合乎自然的教育状态中践行德育,产生自然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内化为行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