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小豫”有约 探园妙趣——青浦豫英小学青年班主任赴豫苗幼儿园参观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16 08:49:25   来源:实小教育集团   


闲庭踏步入豫苗

步步巧思映眼帘

师生齐乐同成长

育人之花悄开放

为提升青年班主任的育人理念与环境创设能力,豫英小学韶华班主任工作室于1013日组织青年教师赴豫苗幼儿园开展跨学段观摩学习。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老师们近距离感悟低龄段儿童的育人氛围与环境巧思,从而反哺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实践。


活动伊始,豫苗幼儿园徐静丽副园长带领大家参观教学楼中庭,别具风格的文化墙、充满童趣的植物角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徐副园长的介绍下,大家深刻感受到豫苗幼儿园始终“以生文本”的办园理念,善于运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带领孩子们在日常中发现美、创造美。


随后,大家走进大、中班教室参观,充满生活化的场景布置也让大家为之赞叹:活泼有趣的“光盘打卡”、充满生机的植物角、创意十足的服装设计作品展,孩子们的作品和老师们的巧思一一铺陈在大家面前。这些设计既充满童趣,又潜移默化地融入学习元素,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还有一位大班的小朋友化身“小小讲解员”,热情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老师,您看,这是我们班级的‘封绳榜’”“这是我们班级的光盘vip选座区”,孩子那稚嫩的声音满是自豪,自信大方的表现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而后,老师们集中会议室,聆听副园长就环创文化做简单的经验分享,并现场分享感悟。

【教师感悟】

参观豫苗幼儿园,其环创设计新颖别致,处处彰显教育巧思,让我深受启发。园内随处可见的过程性记录,从稚嫩的画作到成长的手账,清晰勾勒出孩子们的成长轨迹,充满温度与细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班的“封绳榜”:孩子们用图画描绘跳绳时的困难,再以生动的画面呈现解决办法,最后用“封绳榜”记录每一次进步。这种将学习难点可视化、问题解决具象化的方式,既尊重了幼儿的表达特点,又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贾雨欣


在参观的的过程中,看见了很多很有创意的小巧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封绳榜”,利用谐音,给专门记录跳绳的小天地取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名称,孩子们可以每天在上面记录自己的进步,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还有一个班级中的“成长墙”——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名牌,高低错落,却都在发光。在这次参观中,我们可以从豫苗幼儿园中学到很多,把学到的东西也运用到自己的班级布置中,也让一些小巧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能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周芷钰


走进豫苗幼儿园,满眼童趣的布置和孩子们的笑脸瞬间治愈了我。老师们蹲下身与孩子们耐心对话,让我深受触动——原来教育的温度,是从尊重每一个小想法开始的。这也让我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或许可以多融入些“游戏感”,像幼儿园那样,让孩子在快乐中主动探索知识。这次参观,是学习,更是对教育初心的再唤醒,今后我也会做到呵护好奇,静待花开。

                                                       ——刘志萍


走进豫苗幼儿园,像翻开一本“成长活页”。环创不炫技,却处处存着童声:走廊上的“朋友圈”,记录着小朋友每天心情的点点滴滴;班级门口贴着“封绳榜”,一张张便利贴记录孩子跳绳的突破;教室里的照片墙更暖,亲子合影挤满相框,家长的大手和孩子的小手比“耶”,时间被幸福按了暂停键;餐桌旁,只要碗盘比镜子还亮,就能将名字贴进“VIP”。老师只牵主线,把墙面留白,生活由孩子用欢笑、汗水、饭粒去涂鸦。我蹲下来,指尖掠过绳结与照片,忽然懂: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亮,让每颗小宇宙用自己的节奏发光。

——姚煊

【结束语】

此次幼儿园之行,学习的不仅是环境布置的技巧,更是如何构建一个贴近儿童心灵、激发成长潜能的教育生态。期待老师们将环境的“教育力”置于班级建设核心,将“以生为本”的思考转化为教室中每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温馨角落。最终实现从“管理学生”到“滋养成长”的教育境界提升。



撰稿:郭娟

审稿:朱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