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上午,豫英小学新芽班主任入户家访反馈会议于校党建活动室如期举行。德育处主任朱欢、教师发展处盛骍玥以及新芽班主任们共同参与,会议由德育处副主任郭娟主持。
家访不仅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家校合作、指导家庭教育、促进学生成长和保持教育一致性的重要手段。各位新芽班主任就开学初期入户家访情况进行了分享,和大家说说自己在家访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郭娟老师为各位新芽班主任的家访工作做出了指导:家访需要有针对性,并不局限于学业,有时需要提供情感支持,积极倾听;在家庭教育指导时,需要提供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做法,并指出后续应定期跟进,提供长期支持。
朱欢老师为会议作了总结:新芽教师家访需要摆正心态,明确自己“指导者”的位置,帮助家庭建立健康的教育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提出家访不仅仅是一次任务驱动的工作,而是一种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增进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共育的重要方式。
【新芽班主任心得分享】
王思婷:班级里动作很慢的一位小朋友经常交不上作业,家访后发现是因家庭变故影响学习。在了解其特殊情况后,我决定加强家校沟通,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推荐其使用计时器,帮助学生提高效率,相信其能取得进步。通过家访,让我深知每个学生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和挑战,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全面关怀与支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
姚煊:小曹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行为习惯有待提升。在日常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小曹的父母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家访时,我和小曹的妈妈深入交流后发现,虽然家庭很重视阅读,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要求相对宽松。这可能让孩子产生了对家长关注的强烈渴望,同时也导致了他的学习习惯很松散。这次家访,让我体会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只有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唐湘蓉:我家访了我们班的小魏同学,反馈其在校表现。家访过程中发现父亲溺爱学生,母亲则缺乏耐心,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导致学生行为习惯出现问题,老师提出相关建议。我想,这次家访带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作为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校生活,也要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
陈香:针对作业拖拉,学习兴趣低下等情况,我准备了这一次家访。通过和孩子家长的沟通,我了解了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摸清了孩子学业表现不理想,自理能力弱的原因,并向家长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孩子完成可实现的目标,帮助建立自信心;多鼓励,提供情感支持等。这次家访让我受益良多,不仅让我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还帮助我和家长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后续,我会继续跟进孩子的情况。我相信家校联合形成合力后,家校共管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吴一尘:我认为家访需要精心准备,让家访有的放矢。首先,家访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在与家长交流时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其次,用心沟通,传递教育的温度。再者,关注家庭,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后续,我会在班主任手册上及时记录家访情况,并持续跟进孩子的发展,与家长及时沟通反馈,争取巩固和放大家访成果。
杨芸帆:我家访的学生家中兄弟姐妹多,父母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他课堂上常讲话影响秩序,课间打闹喧哗,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作业完成质量低。家访时,我积极向家长反馈情况,建议家长营造安静学习环境、建立奖励机制,还特别提醒作为哥哥,更要做好弟弟的榜样,认真对待学习 。家长听后表示会抽时间多陪孩子,一起助力孩子成长。这次家访,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只有双方紧密配合,真正看见孩子的需求,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薛潇雯:我家访了小陈同学。家访前,提前与家长约好家访时间,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家长简单反馈孩子的生理状况,并且就学习、特长、培养方向等进行深入交流。由于孩子的特殊学情,家长更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辅导。通过家访,让我对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教学更是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