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情绪的艺术,成为更加智慧的父母。在12月14日这个温暖的冬日下午,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心理咨询师组成的讲师团队带来的第二场家长沙龙活动如约而至。
任老师和于老师以自己的育儿经历开场,分享了自己在育儿时遇到的趣事与挑战,拉进了和家长们的距离。紧接着,一场趣味盎然的“情绪速递”的破冰活动,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家长心中的紧张与拘束,也为接下来的学习之旅播下了温暖的种子。
情绪有好坏之分吗?讲座开始任老师娓娓道来喜怒哀乐的不同能量,打破了我们固有的观念,原来情绪无好坏之分,所有情绪词汇都是中性词,只是因为我们的经验感受不同而界定情绪。
“掌中大脑”的比喻犹如一阵春风吹散了家长心中的迷雾,大脑杏仁核的发育要到25岁左右成熟,家长们需要多一些耐心,放低一些期待,给孩子们更多成长的时间与空间。(图5)
接着,任老师和于老师分享了合上“大脑盖子”关键——和善而坚定。于老师还分享了一个情绪对抗视频,引出了“六秒情绪避雷法”,告诉家长们当信息到来时,先暂停六秒,再和孩子进行交流。一系列情绪管理的法宝如同星辰般照亮了家长的心田:腹式呼吸、渐进式放松、积极暂停、听音乐、自由书写、舞动疗愈。这些技巧如同情绪管理工具箱中的法宝,让家长们能够迅速找到情绪管理中的“冷静按钮”,安稳过度。于老师和任老师分享了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法宝——愤怒选择轮,让家长在家中就可以让孩子用合理的方式缓解愤怒。
最后,两位老师带领家长进入“父母帮助父母”环节,由一位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困惑——“孩子冬天赖床不起”。通过角色扮演、分享情绪、吐露心声、家长建议、情景演绎等方式给这位家长提供了许多“锦囊妙计”。家长们也分享了参加此次沙龙的收获,几位参加第一次沙龙的家长也分享了沙龙后一周自己的积极变化。美好的改变是螺旋式上升的,家长们的育儿方式也通过沙龙在发生微小但温暖的改变。
沙龙结束后,家长们不舍离开,围着专家沟通解惑。大家都十分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撰稿:陈心涵
审核:唐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