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青湖校区党员教师学党史有感

发布日期:2021-06-02 09:50:29   来源:实小教育集团   

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有感

青浦豫英小学  项梦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在对党史的深入学习中,让我思路更开拓,也能更好地将历史和现实融会贯通,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

《摘编》里收录了四位国家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 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

展卷披读,鉴往知来,犹如在和历史进行跨时空对话。

其中,既有我们党的领导人对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回顾,也不乏对党史上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的周年纪念以及经验总结。本书规格32开,方便随身携带阅读,语言平实、令人印象深刻,随用随学,被干部职工和师生们视为党史学习的“掌中宝”。

在本书第一章节“毛泽东重要论述”伊始,向读者提问:长征有什么意义?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于今,历史上从未有过。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成就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这些力量便就此汇聚成中华民族的“长征精神”,从此,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往无前、所向无敌、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乐观主义、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等……长征精神对于当代师生的意义何在?作为教师,“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一个教育中的大问题,注重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理想与信念的教育。孩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今天我们强调长征精神,强调长征精神的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强化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核心价值观念。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人类文明价值观,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仁者爱人、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天人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念等。特别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共产党人领导的长征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现在我们非常需要弘扬这些优良传统,以此来锻造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价值观。要持久发展下去,要真正在世界民族之林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们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的主体意识。

着眼教育实践,直面教学任务,深入思考在人文教育上的特殊使命,结合实际开展长征精神的培育,对于教师来说责无旁贷,又刻不容缓。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牢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抓住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借助学校活动,重温长征历程,培育长征精神,并通过不断学习做到传承与发扬。

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十分必要和及时,对于我们进一步弄清楚如何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发扬斗争精神,积极担当作为,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青浦豫英小学 吴湘绮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党史读本。

该书共10章,70节,忠实记录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集中彰显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的伟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简史》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严格遵守两个“历史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忠实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集中彰显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的伟大精神。

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严格遵守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关于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论述,充分体现党史研究最新成果,确保导向正确、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同时突出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突出探索和开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主线,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理想信念、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党的自身建设这五条线索,重点叙述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战略部署、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及其发展历程。又坚持史论结合,夹叙夹议,把基本事实讲明白,把基本脉络讲清晰,把基本道理讲透彻,做到有史实、有人物、有分析、有观点、有道理,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定基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首百年历史,展望美好明天,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我们走过千山万水,创造了足以让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辉煌历史。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和实干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

——青浦豫英小学  周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一笔笔精神财富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实践萃取的精华,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砥砺前行的价值航标。《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这次学习,让我再次接受了党史教育的净化洗礼。我们必须扛起为时代、为人民奉献的责任,永葆赤诚之心,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下面我先从两个“牢记”来谈谈自己对党史的认识。

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对于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中,没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先锋和模范作用也就显现不出来。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入手,进行有效的备课,放开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风格。2019年秋季,全国小学语文统一使用部编教材,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没有倚老卖老,而是积极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思想认识,认真地研读新教材,领会编写意图,经常和同年级老师交流探讨,力求把握住教学重难点。我们还充分利用空中课堂这个共享资源,来指导新教材的教学。并借鉴空中课堂的板贴,使用后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奉献比别人多一点。我们讲奉献,是指为了党的事业、集体利益,发自内心地去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事。谁能真正做到奉献比别人多一点,谁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和肯定,他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同样,作为党员教师要把爱献给学生。对学生的爱是多方面的,在他们的生活需要我们的关怀,他们的学习需要我们去关心,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去帮他们克服,对学生的关爱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去做,就一定会成为学生的心目中的好老师。 

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有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教育事业新篇章。

豫英小学 周炯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有感

青浦豫英小学 张希

《学习问答》所涉及的100个热点问题中,不仅有党的建设、新发展理念等理论问题,也有经济、法治、文化、文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历史、外交等多方面的实践问题。《学习问答》以小切口展现大道理,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让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高度有了新的提升。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问答》所有问题都是建立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整准确把握上,对每一个问题的阐述,都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依据。不仅正文如此,在辅助材料中,还专设习言习语一栏,选择补充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经典论述。在坚持全面准确反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基本精神的同时,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问答》及时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最新内容和精神。其次,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问答》对问题的分析和说明,大多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理路展开,并且较好地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外的有机结合。《问答》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开头都做了精心设计。有的以富有哲理的诗意语言开头,比如,第一题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开头是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思想的波涛卷起巨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浩瀚历史中,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有的以脍炙人口、激荡肝肠的著名歌词开头。更多的是以生动感人的故事开头,比如,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作为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问题的开头;以毛泽东同志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作为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问题的开头,如此等等。这样的一些开头,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亲切感人,极易激起读者的认同感、求知欲和阅读兴趣。二是语言鲜活,图文并茂,专栏多样。比如,七个大方面的正标题,分别是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初心砥柱天地间”“‘四个全面擘宏图”“‘五位一体谱华章”“千秋伟业强基石”“万山磅礴有主峰,既切合主题,又形象灵动。再如,在解答问题的正文之外,结合问题主题,配以一幅幅颇具代表性的彩色图片;增加要点传真,引导读者抓住要领;设置知识链接,扩展读者知识面;列出延伸阅读,为读者进一步学习提供方便;设立域外声音,开阔读者世界视野;选摘网友微言,为读者了解网上新观点提供参考。这样一来,就使《问答》能够依靠灵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引人入胜。

《问答》以讲道理寓于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淬炼理论思维。科学理论思维要掌握群众,不仅要看理论本身的说服力,还取决于理论传播的效果力。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式阐明道理。《问答》将讲道理与讲故事紧密结合,通过引人入胜、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做到了会讲故事、讲好故事。书中讲了很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感人故事,比如信仰的味道非常甜、半条被子的温暖、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讲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讲出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核心密码。《问答》紧密联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战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社会现实,立足广袤中国大地,面向火热生活实践,将亿万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作为丰富生动的鲜活素材,讲清楚讲透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的道理学理哲理。《问答》还通过讲清楚讲透彻故事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一步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讲究情理交融,让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寓于中国故事、中国话语,是《问答》淬炼理论思维的重要特色。

《问答》以深入浅出的阐发、引人入胜的表述、直抵心扉的话语来传经”“布道、凝神聚力,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高超艺术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性与大众化有机结合,以十分巧妙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总之,《问答》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个成功范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意义重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