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疫情期间,无法像往常那样带孩子到太阳底下撒欢儿,对精力旺盛的孩子来说,是一次挑战;对宅家带孩子的您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请你知道:此次疫情,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无论孩子年龄大小,在经历应激事件后都会产生不安等消极情绪。当经历重大应激事件时,一些孩子会马上反应,另一些孩子可能会在很久之后才会表现出来。家长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者,及时采取措施稳定孩子的身心发展很重要。以下“四要”“四不要”助您守护家人健康,请收好。
(一)“四要”:
一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的信念
孩子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从周围的成人身上看到的样子。当家长镇定地、自信地应对灾难时,可以给儿童提供最好的支持。而且,家长应当给孩子示范面对疫情的正确应对方式,帮助儿童树立乐观、希望、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疫情”的不期而至,可能会打乱原本的计划,请您根据情势的发展调整计划,维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尤其是对年幼儿童而言,稳定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维护孩子的安全感。建议家长将“无处释放”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花费在亲子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将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美好体验。
三要合理地解释疫情相关的知识
在分享信息或者回答孩子关于“疫情”的疑问时,您要用孩子可以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解必要的信息,利用一些绘本资源等帮助孩子理解。在描述和解释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要注意传递积极乐观的信念,告知孩子我们已经为防疫所做的努力,并对此充满信心。
四要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您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出现一些对疫情的紧张、对他人的同情、对生活计划被打破的不满等情绪时,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可以利用游戏、绘画等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年龄稍长的儿童来说,可以引导孩子掌握一些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在什么时候,倾听孩子的表达都是一种有效的支持方式。
(二)“四不要”:
一不要恐慌混乱
家长焦虑、恐慌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甚至有的时候 ,家长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的担忧也会增加孩子原本没有的焦虑和担忧。因此,家长要避免出现无序、无助的混乱行为。
二不要信息过载
对于儿童而言,同样存在信息过载的风险。当家长在孩子面前持续观看收听疫情的相关报道,不断谈论疫情的负面消息时,孩子可能被动地接受了超过其认知和情绪承受力的信息,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三不要刻意隐瞒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孩子提出的疑问完全避而不答。孩子已经观察到生活的异常,却不能获得相应的解释,这会让他们更加困惑,而且家长的“遮掩”也会让他们不安。
四不要责备或迁怒
孩子在面临突发的应激事件可能会有多种反应,有时会表现出紧张、害怕、难过等家长容易理解的情绪,有时则会表现出黏人、易怒、烦躁等看似无关的情绪反应。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不要随意责备。另外,家长要注意体察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迁怒于孩子。
(三)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寻求专业帮助!
当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时,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这些可能的症状包括:
特别畏惧:尤其与之前相比,更加害怕黑暗、害怕想象的怪物、害怕正常的声响,不敢独处。
睡眠失调:入睡困难、惊醒、反复做噩梦。
退行性行为:行为退化,特别黏人,大小便失禁。
行为失控:频繁地无故哭闹,易怒,攻击行为大量增加,注意力不能集中。
其他明显与以往不同,且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
如出现以上状况,可寻求心理援助工作者的帮助。
相关心理援助电话: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热线12355(9:00-23:00)
青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热线 4001600525(24小时)
青浦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心理咨询专用邮箱syxxjt668@126.com
战胜疫情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还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让我们共同守护!
20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