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从小时候,爸爸妈妈几乎就是孩子的全世界了。
生养孩子就像像一场难以重来的角色扮演游戏,不能怕难而选择跳关,不能因为教错了而重新来过,孩子无法选择父母,父母也无从选择降生的家庭,每个关卡都是那样新鲜,陪着孩子长大的过程,其实爸妈也学着怎么做好爸妈这个角色。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喝奶水,第一次学会爬行而后走路,第一次呀呀学语讲出生命中的第一个单音,爸妈也学着第一次换尿布,第一次紧握孩子细嫩的手心,第一次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沟通。
孩子的不断成长,也是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成长中孩子会逐步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形成自己的人格,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独立面对社会的开始;不过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比如:贪玩儿,青春期叛逆,不服管教,不爱学习等,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往往是这样做的:
1.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吗?
2.我是你爹,你就这么跟我说话?
3.你不为家里想想就顾着自己高兴,你怎么这么自私!
4.你想要什么从来都不会好好说,你说了我们还能不给你?
5.我在自己家,我想干啥就干啥!
6.家就应该有家的样子,在家也不能太不像样子!
7.我养你好几十年,我还不行进你屋了?你长大了我就不是你妈了?
8.你就是再大也是我孩子,我说话没你插嘴的份儿,你就好好听着!
9.你看看人家谁谁家的某某!
............
那么为什么成长中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家长沟通?很显而易见了。
因为很多家长认为的“沟通”其实是“我的观点先告诉你然后按照我说的做”。他们还会觉得很奇怪,明明已经先跟你说了,够开明了,怎么还是不满意?大部分家长根本不想和孩子双向沟通,他们只要孩子单方面听话懂事就可以了。
孩子的想法得不到肯定和重视,家长的苦口婆心,大多时候只是在努力让他知道他的想法是错的,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实际上不是在交流,而是在解释——以“为你好”为理由,用各种方法拼命向孩子解释“我为什么说你是错的,而我的想法为什么是对的,你现在是多么多么幼稚、是怎么怎么不理解我的苦心,你现在不听我的你以后会怎么怎么后悔……”那孩子肯定愈来愈抵触。
大多数家长包括老师的沟通习惯和方式,都是拼命拉住孩子、用各种方式试图去告诉他哪条路不要走、哪条路必须走,到头来,苦口婆心只能感动自己,却打动不了孩子,所以说的再多,方式看似再温和再尊重,但从根本上的思路是错的,那么沟通只会以失败告终。